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第1231章 三宝太监——郑和 七次下西洋
于谦走到扶苏的面前,急忙拜见道。
“于谦,拜见大公子”,于谦对着扶苏行礼道。
“于大人快快请起”,对于这样的官员,扶苏一般都是比较尊重的。
扶苏将于谦搀扶起来,然后将其降生出去。
扶苏没有给于谦安排身份。
而是让系统给于谦安排了身份。
五倍召唤卡的第三张,扶苏召唤出了空白召唤卡。
第四张,扶苏再次召唤出一张召唤卡。扶苏将明朝,著名的三宝太监——郑和给召唤了出来。
郑和,明朝著名的大太监,原姓马,名和,小名三宝,又作三保,云南昆阳人。
华夏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、外交家。
郑和于明洪武四年出生,是马哈只第二子,郑和有姐妹四人。
洪武十三年冬,明朝军队进攻云南,马和仅十岁,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,阉割成太监之后,进入朱棣的燕王府。
永乐元年,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,法名福吉祥。
永乐二年,郑和立下赫赫战功。
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“郑”字赐马和郑姓,以纪念战功,史称“郑和”。
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,官至四品,地位仅次于司礼监。郑和有智略,知兵习战,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。
后来郑和下西洋,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,宣德八年四月,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,赐葬南京牛首山。
传闻之中,郑和七次下西洋,每一次都不一样。
第一次下西洋,是朱棣命正使郑和,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,造了长四十四丈,广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艘,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,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,先到占城,后向爪哇方向南航。
郑和在爪哇三宝垄登陆后,进行贸易。
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,西爪哇灭东爪哇,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一百七十人,西王畏惧,献黄金六万两,补偿郑和死难士兵。
随后到三佛齐旧港,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,海盗陈祖义凶横,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,烧贼船十艘,获贼船五艘,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。
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、满刺加、锡兰、古里等国家。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,并起建碑亭,立石碑“去华夏十万余里,民物咸若,熙嗥同风,刻石于兹,永示万世”。
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,押陈祖义等献上,陈祖义等被问斩。
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。
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:指挥官钞一百锭,彩币四表里,千户钞八十锭,彩币三表里,百户钞六十锭,彩币二表里;医士,番火长钞五十锭,彩币一表里,锦布三匹等等。
第二次下西洋,郑和主要访问了占城、爪哇、暹罗、满剌加、南巫里、加异勒、锡兰、柯枝、古里等国。
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。郑和专程到锡兰,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,并立碑为文,以垂永久。碑文中记有“谨以金银织金、纺丝宝幡、香炉花瓶、表里灯烛等物,布施佛寺以充供养,惟世尊鉴之”。
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,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,是用汉文、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,今汉文尚存,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,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。
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两万七千人。
······
完成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。
郑和下西洋,不仅对当时的大明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而且对后世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。
郑和下西洋推行和平外交,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,郑和下西洋前,天朝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,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,互相争夺。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,平息冲突,消除隔阂,有利于周边的稳定,维护了东南亚、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,提高了明朝的声望。
所以,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,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,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。
李约瑟评价:东方的航海家天朝人从容温顺,不记前仇,慷慨大方,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,虽然有恩人自居;他们全副武装,却从不征服异族,也不建立要塞。
有的人说当时的皇帝傻,不趁机掠夺,抢占地方。
结果过了地,就没这个店了。
当时的华夏人,确实太仁慈。
被儒家思想“仁”给把持。
更是遵从“以和为贵,宣扬国威”。
但是不可否认,郑和下西洋,确实促进了明朝和周围各国的繁荣和昌盛!